老记老编侃球丨世界杯比赛红黄牌犯规减少 正在回归足球本身

开栏的话:世界杯来了!!!海报集团推出“老记老编侃球”专栏,邀大家一起喝着啤酒吃着炸鸡 ,七嘴八舌一起来看球,跟着老记老编领略最海南、最岛民的STYLE,一起来感受足球的盛宴,绿茵的魅力!

在2006年世界杯的1/8决赛——那场著名的荷葡之战中,来自俄罗斯的主裁判瓦伦丁-伊万诺夫在90分钟内出示了打破了世界杯纪录的4张红牌和16张黄牌,最终晋级的葡萄牙有两人被罚出场,此外还有多人因为累积黄牌而停赛。在这场震惊了全世界的纽伦堡之役中没有多少球员能够幸免于黄牌。

在现代足球比赛中,裁判为了保持比赛过程顺畅,较好体现双方竞技水平,只要不是动作过大,或者是对侵犯一方造成身体伤害,或者是有意影响进攻,基本上裁判的判罚通常采用口头警告,训诫等方式让球员冷静,实在不行,才会先掏出黄牌以示警告,而红牌的出现,意味着行为超出竞技范畴。

任何竞技运动,规则总是随着运动发展的规律不断完善,客观的规则存在由主观的裁判意识去衡量并实现裁定,基于规则框架下的竞技运动,强调在公平文明下实现竞技水平的良好展示,球场暴力是规则的极端面,裁判的合法执法是避免走向极端面的现实要求。

根据央视提供的数据,本届世界杯,已经完成26场比赛,裁判共出示78张黄牌,1张红牌,场均黄牌为3张。从红黄牌出示次数来看,笔者认为本届世界杯目前为止是一届比较文明的世界杯,在引入视频助理裁判之后,又有了合理公平的比赛裁定,也规范了球员本身的竞技动作,促使球员回归足球本身,用足球的语言去完成比赛,而不是给比赛加上暴力的前缀。

什么是足球本身?笔者认为是利用合理的足球动作,跑传射完成技战术动作和团队配合,球员依靠自身水平高低,通过对足球的理解,在保持比赛观赏性的同时,用文明和合规的身体动作,约束和控制对手发挥,努力去争取胜利。

而球场暴力有多种因素构成,这里只是说比赛过程所产生的局面。首先从裁判层面上看,足球运动具有激烈的身体对抗性,如果裁判在比赛中对无意冲撞和故意冲撞缺乏有效判断尺度的话,会成为发生球场暴力的导火索。其次是球员本身素质,球场暴力出现的苗头可能是因为比分落后时产生的急躁心理反射;技术水平悬殊一方对技术高超一方的羡慕嫉妒恨,简单来说,就是对球员亮鞋钉,故意踩踏和肘击对手;种族歧视行为等等,这些暴力因素如果在比赛中出现,已经超出了红黄牌的执法范畴。

作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,欧洲足球把契约精神、人文精神完美地灌输到比赛中,强调将比赛结果交给球员利用竞技水平去一判高下,摒弃不应该有的球场暴力。在欧洲各大青训体系或者球员培养基地中,球员从小就被灌输如何使用合理动作去完成足球运动,就如同教授文明礼仪,让足球运动员终生拥护和遵守她。而随着球员的长大,参加各类比赛,他和周围的人本身拥有了文明的踢球方式,那么也同样会去影响他人,当大家都去遵守的时候,球员更多的关心是如何采用更加优秀的战术安排和团队配合取胜。

本届世界杯大量参赛运动员都在欧洲效力,在相对规范文明的足球氛围中实现了自身价值,而作为受益一方的国家队本身,又把这种文明带到了世界杯,这就是足球良好文化的展示,在规则下,用实力说话。(吴维杨)